第四届和田地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及第六届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布萨尼·亚森。
布萨尼·亚森,女,维吾尔族,49岁,洛浦县多鲁乡英阿瓦提村农民,2017年7月被评为第四届和田地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2019年6月被评为六届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洛浦县多鲁乡英阿瓦提村,有一名普普通通的维吾尔族农民,她的名字叫布萨尼·亚森,1972年出生于前洛浦县良种繁育场,现在家务农。1989年的夏天和她迷恋一生的汉族小伙子周旭东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俩人的日子甜蜜而幸福,那时候的她总是想着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她跟这个汉族丈夫双双白头。但是好景不长,命运总是把人作弄,1995年的夏天,深爱她的丈夫周旭东发生了一场车祸,导致终生残疾,破灭了她对幸福家庭的憧憬和希望。在命运跟前,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并没有放弃对丈夫的爱和对未来的希望,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用她勤劳的双手和不懈坚持诠释了爱的真谛。
自1995年丈夫出车祸之后,她就肩负起照顾一家的重担,那一年她才23岁,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了让丈夫能早日康复,她卖掉了家中所有能换钱的东西,带他往返于各大医院中治疗。在一次治疗结束后,他们从乌鲁木齐返回和田,由于缺钱,回家只能选择乘坐大巴。在大巴车上,需要上厕所的时候,布萨尼一个人无法搬动他,只能求助一同乘车的好心人士,当大家看到这种情况,并听了她们的感人故事后禁不住潸然泪下,对她说:“你对你丈夫真的是太好了,如果相同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可能我的妻子不会像你这样般照顾我,希望你的丈夫在你的细心照料下能尽快康复”。
周旭东在最初回到家里的时候,经常有轻生的念头,他觉得自己拖累了布萨尼,拖累了自己的家庭,如果自己就这么走掉了,或许她们的日子反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艰苦。但是布萨尼一直在鼓励着他,要他坚持下去,总是对他说:“活着总会有希望的,我都没有嫌弃你,你怎么能放弃自己。”周旭东看见布萨尼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而辛勤劳动的样子,为之动容。有这么一个深深爱着自己、愿意为自己付出这么多的女人,自己如此的幸运,还有什么理由放弃生命呢?就这样,他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由于残疾,周旭东丧失了劳动力,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布萨尼一个人来操持,小到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照顾孩子,大到种地修房。22年来,布萨尼在外承担着一个男人的劳动量,在家她就是一个贤惠的女人,操持着生计的同时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丈夫、孩子,从来都毫无怨言。周旭东因行动不便,只能待在家中,哪儿也不去。她为了能让丈夫多到外面走走和人接触,缓解枯燥发闷的情绪,尽快从车祸的阴影中走出来,便处处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为丈夫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当周旭东骑着电动三轮车到外面去的时候,总会乐滋滋的给别人炫耀说:“这是我媳妇给我买的。”
最困难的时候要数农忙了,布萨尼作为一个家中唯一一个劳动力,种地的担子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由于周旭东的治疗费用较高,家里不多的存款早已见底了,且欠下不少外债。家中唯一的收入来自承包的5亩地,当时的家庭情况也不允许她雇人来种地,这个不幸却坚强的女人靠着自己每日起早贪黑的劳作,独立完成了这5亩地的播种、收割。当时的她明白,只靠着这5亩地的收入无法提供自己一家的生活所需,便从银行贷款3000元买了牛和羊,自己搭了个简陋的畜圈开始饲养,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
她总是告诉自己:“生活总要继续,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距离周旭东的车祸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这个坚强的女人将青春挥洒在了周而复始的劳作中,可是她从未放弃、从未抛弃,看着她的三个孩子和丈夫,她坚信爱的力量和自己的艰辛付出一定能改变生活。
在她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下,现在的周旭东在生活上已经可以自理,也完全走出了残疾的阴影,还能骑着电动三轮车外出散步,购买生活用品。大儿子已成家立业,有了稳定的工作;二女儿也完成学业,步入社会;最小的儿子现在就读于多鲁乡一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准备明年向内高班发起冲刺。她在村委的帮助下承包了19亩地,养了牛、羊、马、鸡,别人问她现在日子好了,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她总是笑笑,说自己闲不下来。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是她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对丈夫的爱创造出来的希望,而现在,她想将希望一直延续下去,续写她跟这个汉族丈夫的故事,告诉世人爱无边界,无民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