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军同志个人照片
党中央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以来,马志军同志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恪守干字当头、民字为本、实干为先的工作理念,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和全县各族群众尽锐出战,顺利实现于田县脱贫摘帽。
践行使命盯目标,冲锋在前树标杆。始终坚持遍访知民情、入户体寒忧,走遍了全县161个贫困村,累计入户4000多户、住户300多天,到户开冰箱、拧笼头、看衣柜、问冷暖、算收入,把群众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示范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到村、到户、到人开展扶贫工作。落实挂帅出征的“双组长”职责,建立完善了“县级牵头、乡村主体、部门助力、全面动员”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健全完善“1+N”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切实转变作风到一线,聚焦困难马上办,对脱贫攻坚工作认真学习研究、及时研究部署、盯办落实解决、协调统筹推进。
补齐短板保底线,基础提升攻堡垒。始终把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一降五通七有”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核心,主导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缺项补项、优化完善、全面提升,充分调动“十一办两组”行业力量高标准实施供水管道改造、农业高效节水、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农牧民职业技术学校等一批重点工程,确保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覆盖“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县乡村户四级脱贫指标全部达标,城乡路网、电网、供排水网、气网等群众生活和发展条件有了质的提升。
拓宽渠道促就业,扶志扶智树信心。找准“人多地少、缺技少能”的脱贫就业瓶颈,着力推动打造一人一技、人人就业的务工平台,以农牧民技能培训学校为依托,坚持“就地就业+就近就业+外出务工”三条腿走路。累计办班培训3.5万人,拓展本地服务业解决就业4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带动就业2万人,以乡村购买服务“十小工程”解决就业1.1万人,1.6万名群众依托全县“一园八区”实现贫困户进厂务工。开发2500个疆外就业岗位,2.4万个疆内就业岗位。全年实现11.25万人次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群众4.9万人),人均劳务收入7140元。
一乡一品强产业,四级架构固成果。坚持深入调研,找准出路,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布局,积极构建一乡一品、户户受益的产业链条,稳步推进“十百千万亿级”特色支柱产业扩面增效,促进了规模化肉羊产业园项目等12个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目前全县肉鸽、肉兔、肉鹅年出栏分别达到341万羽、280.6万只、216.4万只。
马志军同志在脱贫攻坚事业中,彰显了“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初心使命,切实践行了“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