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于田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产业发展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鼓励各乡镇通过发展大棚种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多外村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看到一座座果蔬拱棚整齐排列,棚内菜苗长势喜人,尖椒垂枝头,鲜黄色的南瓜,犹如一盏盏金黄色的灯笼坠落在田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依格孜多外村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拱棚里的豇豆长势喜人(于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有50个拱棚,今年主要种植西瓜、甜瓜、辣子、茄子、西红柿、豇豆等大概有20多种蔬菜,平均算下来一个棚有3000块钱左右的收入,一年算下来有十几万块钱。”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多外村科技带头人程务远告诉记者。
依格孜多外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队员们在调研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于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程务远是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多外村远近闻名的果蔬拱棚技术人员,他早在十几年前,积极引进拱棚果蔬种植技术并在驻村工作队及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自治区供销社项目资金15万元,建立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鼓励2名维吾尔族青年加入合作社从事拱棚果蔬种植业。目前在他的合作社15余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我在这座拱棚就业已经三年了,月工资2000元,离家很近,可以按时吃饭,可以边上班边照顾家人 。”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多外村村民阿依努尔·阿布都外力说。
依格孜多外村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成员亚森·卡迪尔种的南瓜挂满枝头,令人兴奋(于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从村委会承包了48座蔬菜拱棚,运营已有三年的时间了,由于以前没有种过拱棚,起初遇到的困难也不少,这时,村委会就给予大力支持解决我们的困难,技术方面老程一直指导我们该如何种植,在村委会及访惠聚工作队的引导下,现在一座拱棚收入为3000元,一年收入可以达到13至14万元,人均收入在2万元左右。”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多外村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成员亚森·卡迪尔说。
据悉、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格孜多外村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拱棚种植基地总有150个拱棚。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大葱、洋葱、豇豆、黄瓜、南瓜、西瓜等20多种果蔬,总面积75亩,年收入达到45万元左右。
依格孜多外村驻村工作队在葱合果蔬农民合作社拱棚种植基地正在查看青椒生长情况(于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